1943年5月30日,石牌要塞的曹家棕和大小高家岭阵地上,原本一片硝烟弥漫、枪炮声不断的战场突然变得寂静无声。中国军队和日军在长达近三个小时的时间里,竟然没有发出一声枪响或爆炸声。这场短暂的沉寂,在接下来的历史记载中被认为是因为双方在这片战场上进行了一场异常激烈的白刃战。最终,依靠着日军最自豪的“拼刺刀”战术,中国军队成功击败了日军。这场殊死搏斗的惨烈程度,至今让许多亲历者心有余悸,难以忘怀。
那么,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双方都选择了白刃战这种近距离的肉搏方式?最终又是哪一方取得了胜利呢?
石牌要塞位于三峡西陵峡的南岸,因一块高达40米、形似令牌的大石而得名。从古至今,这片土地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位置至关重要。随着抗日战争的推进,中国国民党逐渐节节败退,宜昌的失守让石牌要塞再次成为了重兵把守的关键要塞。经过武汉会战之后,日军已经意识到常规兵力的不足,许多主力部队已投入到战斗中,连A级后备师团也已全部派上前线。因此,日本开始寻求与重庆的和谈,但这一选择最终证明是愚蠢的。
展开剩余81%在南京沦陷之后,日本就不可能再与中国进行任何和谈。蒋介石虽然有意进行和谈,但他深知,一旦和谈开始,自己所有的政治资本将被消耗殆尽,因此和谈始终是不可能实现的。在双方都认定和谈无望的情况下,日军决定于1940年2月25日展开攻势,计划在雨季到来之前摧毁第五战区。然而,尽管第五战区没有成功抵挡住日军的进攻,但依旧给日军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第五战区的总司令李宗仁极力任用张自忠,并让他担任右集团总司令,负责指挥第29集团军和第33集团军。但在激战中,日军通过电报定位到了张自忠的司令部位置,开始对其进行合围,最终张自忠将军英勇殉国,指挥部也被摧毁。随着战斗的推进,日军朝枣阳方向进军,直至6月12日,四川宜昌失守,重庆成为日军的进攻目标。
石牌要塞作为重庆的门户,借助险要的地形和坚固的工事,一度成功抵挡了日军的多次攻击。日军曾在宜昌失守后试探性地攻击石牌要塞,但由于伤亡惨重且战线拉长,日军未能对其发动强攻。日本的资源和兵力消耗愈发严重,这也成为日军后期攻势减弱的关键因素。
1943年,日军决定通过打通东南亚与中国战场之间的联系,一举摧毁中国的西南抗战大后方,将重庆纳入囊中。5月5日,日军开始以机动兵力逐一击破第六战区的防线。尽管日军一度占得先机,但第六战区依然有足够兵力可以调动,战况陷入了僵持阶段。
在这种背景下,日军第三十九师团决定将进攻的目标锁定在石牌要塞,想要一举摧毁这座重要的防线。然而,他们并未意识到,这一决策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日军的进攻计划早已落入中国军队的圈套,尤其是第六战区司令陈诚早在5月17日便已精心布置战略,将日军引诱至渔洋关和石牌要塞之间,准备将日军围歼于长江西岸。
随着日军的逼近,蒋介石明确指示,石牌要塞必须死守。守卫石牌要塞的任务交给了第十八军第十一师,而该师的师长胡琏则是抗日名将。胡琏曾在淞沪会战、长沙会战中屡屡取得胜利,凭借丰富的作战经验,他早就意识到,尽管石牌要塞地形险要,但日军的火力优势不容忽视。因此,他决定利用周围山岭和山谷的地形进行伏击,而非单纯死守。
5月27日,日军第二十九和第三十四师团发动进攻,然而胡琏早已将主力埋伏在北斗冲的山谷中。当日军进攻开始时,中国守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展开反击,令日军措手不及,损失惨重。次日,日军在空军和炮兵支援下再次发起进攻,但由于山路崎岖,日军未能充分调动炮兵,仅携带少量山炮。
面对空袭和炮击,胡琏依然沉着应对,他指挥部队利用地形掩护,采取不与敌人正面交锋的策略。战斗进入胶着状态时,日军甚至使用了催泪毒气弹,但依然未能攻破中国守军的防线。
随着战斗的深入,日军在中国军队强大的反击面前屡屡受挫。面对即将崩溃的局面,日军指挥官决定进行决死冲锋。最危急时,战斗几乎蔓延至距离三斗坪仅60里的伏牛山,胡琏命令全军士兵坚持到底,要让日军感受到中国军人视死如归的精神。
此时,石牌要塞曹家棕及大小高家岭上的中国守军早已做好准备,誓死守卫阵地。当日军指挥官带领部队逼近时,面对中国军队的白刃战阵容,双方在一声怒吼中展开了长达三个小时的肉搏战。在这场无声的战斗中,双方刀刀见血,士兵们不惜一切代价拼尽全力,直至日军被击退。
这场激烈的战斗最终以中国守军的胜利告终。中国守军以1500人伤亡的代价,歼灭了2000名日军,成功守住阵地并击退了日军的进攻。战后,日军的尸体被集中在八斗坊附近焚烧,场面惨不忍睹。
随着战斗的持续,中国军队展开了更为猛烈的围歼战,配合新四军和其他抗日力量,在敌后实施破袭战,有效压制了日军的补给线。最终,日军在长阳、渔洋关等地遭遇全线溃败,鄂西会战以中国军队的胜利告终。
这场战役不仅重创了日军,还极大振奋了中国军队的士气。蒋介石得知胜利消息后,亲自奖励胡琏青天白日勋章,并将其升任为第十八军副军长。此役也让国民党军队中流传出“十个胡宗南,抵不上一个胡琏”的说法,胡琏的名字成为了抗战中的传奇。
石牌保卫战被誉为东方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仅是因为其激烈程度,更因中国军队在这场战斗中展现出的顽强精神和英雄气概。战后,石牌抗战纪念碑的建立,永远铭刻着那些英勇为国捐躯的烈士们,他们的英魂将永远与这片土地同在。
发布于:天津市兴盛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